张晓惠在线:
散文集《有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连载(03):
第一章
飞絮犹在肩头
如果没有今生的记忆,还要来生干什么?!
如果不能与今世的亲人在来生相逢,可是相逢不相识还要来生干什么?
如果没有今生的爱,还要来生干什么?......
《有的路 只能一个人走》连载目录
点击蓝色标题阅读:
(01)座右铭 (盐城/张晓惠)
(02)走进水杉林(盐城/张晓惠)
有多少好书
成全着我们的生命
每个生命都有与之相关的第一本书,或是留下深刻印记的一本本书。
当柳枝曼舞婆娑袅娜起层层轻雾绿烟,心中总是闪过儿时翻阅的第一本连环画《神灯》。那名叫阿拉丁的少年,善良、智慧、勇敢、乐于助人,并在神灯的帮助下惩恶扬善最终羸得了公主的的爱情。
如果说,三岁时在做教师母亲的帮助下,从画面上感受这个神话故事的,那么也是自此对连环画作了谜。那时候老电影院门前有着几个连环画的书摊子,是那种有一人高的斜坡式书架,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小画书诱惑无比地在春风中向我招手。
那个年代的小学生没有若今日孩子如山的作业似海的习题。下午两节课后就是我们若迎春花一般灿烂的笑脸在校园中四处绽放。我不玩也不跑,总是背着书包急急地跑到电影院门前,运气好有小凳坐,去迟了就坐台阶。
凳子也好台阶也好,从《神笔马良》到《木偶奇遇记》,从《在人间》到《西游记》,这些连环画呀,在幼小的心灵洒下七彩斑斓的种子,那些美丽的正直的善良的花儿就这样在春风里在夏阳中与秋空的大雁冬日的雪花一起在心中斑斓出对生命对未来无比的畅想与神往。
从三年级开始,已不满足连环画寥寥的笔画与简洁的文字。
父亲的书橱成了自己无比向往的圣地。个儿矮就爬到椅子上,一本一本地翻。一本竖排本的《红楼梦》成了自己的主攻目标。吃饭看睡觉前看,父亲也没有提出异议,于是最终发展到将书偷偷地装进书包带到课堂上看。用小刀在原本就有裂缝的木板学桌上掏啊掏地掏出一个两指宽的缝,上课时就有了无比幸福地阅读。
现在想想,九岁小人读红楼,竟也读出了喜欢与伤心,喜欢黛玉的才情,喜欢尤三姐的刚烈,喜欢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俏丫鬟晴雯。为黛玉焚帕的痴情流泪,为宝、黛镜中月与水中花的无望之爱心痛,更恨那拆散宝、黛的王熙凤、王夫人还有几面讨好的袭人。
其实,那个年龄又哪知道什么是爱情,但就是从红楼中懵懂懂地感知其美好与无望的凄凉。再后来读《欧阳海之歌》、《三家巷》,总觉得没有红楼梦那样好看。
应该说是一本《红楼》启蒙了自己对文学、文字还有诗词的向往。陆陆续续的读来读去,与书籍作伴的漫漫岁月自此开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中的几本小说、同学中相互借来传去的小书,还有订阅的《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已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对书籍的渴求。于是,在一本小红书令万书齐喑的岁月,跟随父亲到其供职的宣传部去,部里那三间打通了的平房资料室去读书,许多封存的“封资修”小说整整齐齐地或躺或立孤寂又清冷地与灰尘蜘蛛网作伴。
现在想来那一段读书的日子成全了生命与文字与文学作伴的姻缘。
从《叶尔绍夫兄弟》到《苦难的历程》,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青年近卫军》,还有《战争与和平》,还有《茶花女》……只记得苏联小说特别多。于是,认识了保尔.柯察金,认识了卓娅和舒拉,还认识了《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认识了那位相貌平平却自尊自爱的家庭女教师《简爱》。
为保尔和冬妮娅无望的爱情惋惜,为那些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抛下一切义无反顾地与爱人共赴荒凉的西伯利亚充军而深深打动……在这些书籍中认知着理想、信念,感受着高贵、自由、浪漫还有对自己来说隐隐约约的爱情。
十三、四岁是一个人理想与价值观萌发并奠定的年代,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壮烈牺牲的女英雄卓娅在心中播下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种子,那时莫名地,希望做一名战地女记者,渴望战斗渴望为祖国献身,这样的信念且不随岁月和时代的变迁而弱化和转移。
如果说,半生以来,你一直喜爱的书喻示着你的精神走向,那么,可以说许多书中所欣赏的人物的性格已深深渗透进血脉和气质。
花开花落风霜雨雪,在生命的旅程上行走,有过磨难有过痛苦,有过心儿在苦雨中浸得萎糜和酸涩的日子。
人生的路啊曲折悠长,繁繁复复,哪一条是该走的?该怎样走?在信仰和精神之类早已成了饭后茶余调侃的话题,有一些追求是否还该坚持?有一种付出是否值得?不劳而获、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投机取巧,快餐式物化的喧嚣社会还需要精神之类的东西和品质吗?
在苦闷和彷徨时,在夜色中在白云间,牛虻常常会不期而至,带着他惯有的嘲讽的微笑注视着我。于是,三十年前那一个不眠之夜的阅读,读了《牛虻》后不可抑制的泪水,那情感和灵魂上的震撼,会一次又一次地涌上心头。
已不是理想主义生存的年代,天下滔滔,象牙塔一座座倒塌了。但牛虻、简爱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让我看到在纷繁复杂中怎样锤炼人生,在挫折和磨难时怎样坚持自己的自尊和骄傲,甚至面对死亡时,怎样的坦然和从容不迫。
不能不提到的是一本泛黄的小小的破旧的词典。那个时候考到文工团去学芭蕾舞,不停地去部队、下煤矿、到车间、田头的演出,不可能背上沉甸甸的书,一本小词典成了排练与演出空闲间最好的朋友。一组组词一个个字撒下漫天飞舞的色彩和意义的符号,诱我不停地感受、体味并在现实生活中对照捕捉。
词典更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我,把一些关于高贵关于生命关于理想的信号传递给我,譬如“信仰”、譬如“至死不渝”、譬如“风萧萧兮水寒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词典还将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呈现在我的眼前:达观、清明、宽厚,狭隘、奸佞、猥琐,还有雅致、妩媚、清灵、秀逸………这些字、词深深嵌入生命成长与丰硕的履痕。
很难说就是词典给了我一生文字乃至人生的储备,但毫无疑问,相对单调、枯燥的阅读岁月因这本词典而丰富芳醇,我也因此燃起了对文字的热爱找到了通向文学和写作的缆绳。
成年后直至现在,读书应该已成了生命的一种常态,案头、床边随身的包包内,总有一些随手可及的书本与读本。从事机关的工作,从公文写作到活动策划到管理方式再到人际交往,切身地感到好的书籍令自己受益无穷。
想来挺有意思,喜欢的书中,有自己欣赏的人物也有自己讨厌不喜欢的角色。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事事顺心谁也不能希冀日子永远风和日丽,偶尔地心中狭窄或是情绪波动之时,自然而然地心中会闪过那些书中自己所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物性格,心中一凛会提醒自己参照,呵,注意啊。也有时会用喜欢的书中人物的视角来参透自己的境地与短促的生命,于是,知道不过如此,知道顺其自然,更知道生命不言长短,有许多可为还有许多不可为。
常有人说:读什么样的书好?其实,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
自己总是想,读自己喜欢的书,读那些能让自己悟自己思并使自己更加纯粹与美好的书。
当然,有人喜欢《三国》有人喜欢《水浒》一如生活中有人喜欢呼朋唤友大碗喝洒有人喜欢独自一个听雨品茗。
有人说三毛骄情琼瑶太假,我倒也是喜欢那披着长发在撒哈拉沙漠吟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率性女子,也喜欢琼瑶笔下那群不识人间烟火浪漫美好男女的纯真爱情。你说世间没有,是的,正因为没有,琼瑶笔下的爱情神话才值得世俗红尘间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啊。
也有人说余秋雨的商人文人气息还有戏子的表演成份,但他的《文化苦旅》、《山地笔记》自己还就是喜欢看啊,更有周国平的深邃、粱衡的大气……
一生啊长长短短,有多少书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生命阶段,又有多少好书的精髓汩汩地对我们的生命进行着不可或缺的滋养。
不敢想像没有书读的日子一如这世界上哪天断了空气与水。更想起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先生的九个字一句话: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有多少好书成全着我们的生命啊。
总编辑:骆圣宏
栏目主编:李建丽
文/张晓惠
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书香盐城形象大使,全国三八红旗手。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五百多万字,出版《坐看云起》《维纳斯密码》《北上海》《碧血雨花飞》等十多部散文、纪实文学作品集,先后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全国纪实文学作品一等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